各普通高等學校:
爲積極促進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引導高等學校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和資源配置,深化人才培養模式革新,培養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專門人才,我廳決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學校實施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産業人才培養計劃(簡稱“産業人才培養計劃”),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生长观和《国家中恒久教育革新和發展規劃纲要(2010-2020年)》精神,以服务我省经济社会生长、满足工业行业需求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焦点,引导高等学校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生长特别是战略性新兴(支柱)工业生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相关工业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水平、办出特色,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湖北经济建设和社会生长的需要。
二、目標任務
面向我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産業和區域內重點産業,特別是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新质料、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等湖北省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武漢都市圈、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重點産業,鼓勵支持高等學校與相關行業攜手,與有關企業聯合,兩年時間內,在全省普通高等學校建設100個特色鮮明、優勢明顯、校企相助、産學研結合的戰略性新興(支柱)産業和區域內重點産業人才培養基地,每年爲我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産業和區域內重點産業定向培養5000名左右的應用型、複合型、技术型人才,爲産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三、基本要求
申報産業人才培養計劃的專業,應切合以下條件和要求:
1、专业培养目标明确,直接面向我省战略性新兴(支柱)工业和区域内重点工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术型专门人才;专业辦學條件优良,能满足我省战略性新兴(支柱)工业和区域内重点工业生长对人才的要求。
2、與省內有關行業、企業聯合開展專業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事情,配合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教學計劃,配合開發課程,共建校內外實習實踐基地,共建雙師結構教師隊伍。
3、深化人才培養模式革新,實施訂單(定向)培養,畢業生主要在省內戰略性新興(支柱)産業和區域內重點産業中的相關企業、單位就業。
四、項目遴選
今明兩年,分期分批在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職院校中遴選建設100個戰略性新興(支柱)産業人才培養基地。
各高校根據我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産業和區域內重點産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結合各自學校的辦學優勢和特色,聯合省內相關行業、企業,在對産業人才需求狀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制定産業人才培養方案,向我廳申報(申報表見附件)。我廳組織專家進行評審確定。在評審時將考慮差异産業和差异層次高校及專業的合理漫衍。
五、組織領導
我厅建设“工业人才培养计划”事情领导小组,增强对该计划实施事情的组织领导和事情协调。领导小组由省教育廳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省教育廳政策规则处、發展規劃处、财政处、高教处、科技处、教师处、学生处等有关处室卖力人为成员。
我廳將建设政策引導和事情激勵機制。省屬高校“産業人才培養計劃”專業的招生計劃單獨部署;在校其他同層次全日制普通專業學生願意參加“産業人才培養計劃”專業學習且切合要求者,可轉入該計劃的相關專業學習;對“産業人才培養計劃”專業實行跟蹤治理,定期開展人才培養事情評價檢查,對校企相助成績突出的“産業人才培養計劃”專業,給予專項獎勵。
六、有關要求
各高校要高度重視,結合本校實際,聯合行業、企業積極參加“産業人才培養計劃”。本科院校、省級以上(含省級)示範性高職建設院校可推薦2個差异産業的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其他高職高專院校可推薦申報1個産業人才培養計劃項目。
經我廳批准實施“産業人才培養計劃”的高校,要建设由學校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事情小組,落實事情職能部門,認真組織、實施産業人才培養計劃。我廳將對各高校“産業人才培養計劃”實施情況適時開展檢查,加強事情經驗交流和事情研討。通過檢查,對事情不力的高校將取消其開展“産業人才培養計劃”的資格。
各高校申報质料(一式七份)于2010年9月27日前報我廳高等教育處,同時報送電子版。聯系人:吳勃,電話(傳真):027-87328172,電子郵件:hbgjcwws@163.com;地址:武漢市武昌區洪山路8號,郵政編碼:430071。有關申報表格可登錄湖北省教育廳政務網(http://www.hbe.gov.cn)或湖北省高等學校教育教學公共平台(gxjx.e21.cn)浏覽並下載。
附件: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産業人才培養計劃申報表
湖北省教育廳
2010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