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电子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全面推进和生长素质教育的要求,首创“乐成素質教育”理念,以培养通适素质过硬、专业素质扎实、创新素质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建设并实施大学素质教育“三二一”人才培养体系:
“三”即三維素質培養目標
以提高峻學生素質爲基础目的,建構“通適素質教育爲基礎、專業素質教育爲焦点、創新素質教育爲高階”三維一體、協同推進的人才培養方案,實現“通適素質過硬、專業素質紮實、創新素質突出”的“三維素質”人才培養目標。
“二”即二條基本路徑
第一條基本路徑是實施“全息場”德育,即德育主體通過德育內容、德育方式、德育環境、德育制度四要素耦合成的“全息場”作用于德育客體,實現德育目標。
德育主體將德育目標具化爲德育內容並落實到大學生的人生規劃;創設和營造正能量的德育環境,創建“追求卓越”的校園文化、打造爭先創優的班級文化、營造和諧進取的寢室文化;創新“立”“浸”“導”“踐”“省”的德育方式:“立”即通過思政課與“課程思政”幫助學生立志、立德,“浸”即對大學生的沈浸式熏陶教育,“導”即充实發揮素質導師對學生的人生向導、品德教導、心理疏導、學業督導、就業指導和創業引導作用,“踐”即廣泛開展德育實踐活動,“省”即進行“勵志”“修身”“內化”等專題內省教育;構建德育制度體系,推行全員德育責任制,完善素質導師制,實施思品素質測評制。
德育主體將以上德育內容、德育方式、德育環境和德育制度四要素形成聚相助用力的“全息場”作用于德育客體,破解高校德育力量疏散、德育機制不完善、“兩張皮”“碎片化”問題,最終實現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及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德育目標。
第二條基本路徑是實施“開發·內化·創新”教學,即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使其在教學活動中注重開發學生潛質潛能、促進學生知識內化、促使學生在內化基礎上創新,實現傳授知識向培養素質轉變,培養和提高學生素質,從基础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即一套評價系統
以素質分爲計量單位,運用信息化和大數據技術平台對學生“通適素質、專業素質、創新素質”進行量化測評,構建“素質分制”評價系統。
學校建设大學生素質測評中心,根據大數定律和加權平均法構建和實施“素質分制”評價系統:對學生思品素質、通適能力、身心素質等測評生成“通適素質分”;對學生專業學習目的、過程、結果等測評生成“專業素質分”;對學生創新實踐和創新结果測評生成“創新素質分”。將“三維素質”測評結果綜合生成“素質證書”,是對學生素質的客觀綜合評價,不僅可用于畢業治理,更有利于用人單位對人才的甄選。“素質分制”實現了學生評價由單一的課業成績評價向素質評價轉變,是保證“三維素質”人才培養目標落實、促使大學素質教育真正落地的評價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