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引進
  • 圖書館
  • 信息公開
  • 郵箱系統
  • 校園繳費
  • 智慧校園
  • 學校OA系統
  • English

首頁

學習貫徹兩會精神的通知

校對: 責編: 終審: 時間:2008-03-24 閱讀:

各院、處、室、館、所:

3月14、3月18日,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實現重大使命,勝利閉幕。這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大會,是凝聚人民群衆意願、體現科學發展共識的大會,是與時俱進、民主團結、求實鼓勁,激勵全國各族人民奮力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大會。大會取得的重要结果,必將對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速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産生重要作用和深遠影響。

为了便于教職工进一步了解学习贯彻聚会会议精神,更好地指导我们的事情,编印此期学习资料,供全校各单元、部门学习。请结合本单元实际,认真组织学习和讨论,并做好纪录,精选部门学习体会报宣傳部。

宣傳部

2008年3月20日

政府事情報告

——08年3月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溫家寶

列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報告本屆政府過去五年的事情,對今年事情提出建議,請予審議,並請全國政協列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 已往五年事情回首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以來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各級政府和全國各族人民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齊心協力,頑強拼搏,積極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努力克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種困難,戰勝了突如其來的嚴重非典疫情和曆史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等特大自然災害,革新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

——經濟跨上新台階。2007年,國內生産總值達到24.66萬億元,比2002年增長65.5%,年均增長10.6%,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全國財政收入達到5.13萬億元,增長1.71倍;外彙儲備超過1.52萬億美元。

——取消農業稅,終結了農民種田交稅的曆史。全國糧食連續四年增産,2007年産量達到50150萬噸。

——國有企業、金融、財稅、外經貿體制和行政治理體制等革新邁出重大法式。開放型經濟進入新階段。2007年進出口總額達到2.17萬億美元,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創新型國家建設進展良好,湧現出一批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科技創新结果。載人航天飛行和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圓滿乐成。

——全面實現農村免費義務教育,這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的重要裏程碑。覆蓋城鄉的公共衛生體系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开端建设。

——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步完善。文化體制革新取得重要進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快速發展。上海特奧會乐成舉辦。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和上海世博會籌備事情進展順利。

——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新進步,依法行政紮實推進,保障人民權益和維護社會公正正義获得加強。

——人民生活顯著改善。五年全國新增城鎮就業5100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7703元增加到2007年13786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2476元增加到4140元。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开端形成。貧困人口逐年減少。

事實充实說明,過去五年是革新開放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重大進展的五年,是社會生産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的五年,是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和人民获得更多實惠的五年,是我國國際职位和影響不斷提高的五年。

五年來,我們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發展經濟、深化革新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支付了巨大努力,做了大量事情。

(一)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平穩快速發展

我們圍繞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注重宏觀調控的預見性、及時性和有效性。幾年來,針對牢固資産投資增長過快、貨幣信貸投放過多、外貿順差過大,以及農業基礎单薄等經濟發展中不穩定、不協調、不行持續的問題,嚴把土地、信貸兩個閘門,提高市場准入門檻,適時調整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完善産業政策和土地政策,調整經濟結構,加強单薄環節,搞好經濟運行調節。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多次及時調整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存貸款基准利率,取消或降低高耗能、高排放和資源性産品的出口退稅。這些宏觀調控措施取得明顯成效,經濟連續五年保持平穩快速發展,沒有出現大的起落。

我们从增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在制度、政策和投入方面接纳一系列重放肆措。全部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每年减轻农民肩负1335亿元。同时,建设农业补助制度,对农民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助、农机具购置补助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助,对产粮大县和财政困难县乡实行奖励补助。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五年累计1.6万亿元,其中用于农村基礎設施建设近3000亿元,地方也较多增加了投入。五年新增节水浇灌面积666.7万公顷、新增沼气用户1650万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30万公里,解决了9748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宁静问题,建设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防止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蔓延。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亿万农民由衷地感应兴奋。农业的生长,为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和生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制定了国家中恒久科学和技术發展規劃纲要,对2006-2020年的科技生长作出全面部署,启动一批重大专项。这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获得增强,取得高性能盘算机、第三代移动通信、超级杂交水稻等一批重大创新结果,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产物。五年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到达3406亿元。全社会研究与实验生长经费,从2002年128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664亿元,占海内生产总值比重从1.07%提高到1.49%。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生长的能力明显增强。

我们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工业政策和专项计划,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能源、新质料、海洋等高新技术工业加速生长。振兴装备制造业成效显著。旅游、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蓬勃生长。基礎設施基础工业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一批重大工程相继建成或顺利推进。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车,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全面投产,南水北调工程进展顺利,溪洛涉水电站、红沿河核电站、京沪高速铁路和千万吨级炼油厂、百万吨级乙烯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普光气田、南堡油田等勘查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五年新增电力装机3.5亿千瓦,是1950年到2002年53年的总和;新增公路19.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8万公里;新增铁路营运里程6100公里;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568个;新增电信用户4.94亿户。这些有效改善了能源交通通信状况,增强了经济社会生长后劲。

我們高度重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綱要把節能和減排作爲約束性目標。近兩年,又提出並實施節能減排綜合性事情方案,建设節能減排指標體系、監測體系、考核體系和目標責任制,頒布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依法淘汰一大批落後生産能力,關停小火電2157萬千瓦、小煤礦1.12萬處,淘汰落後煉鐵産能4659萬噸、煉鋼産能3747萬噸、水泥産能8700萬噸。啓動十大重點節能工程。燃煤電廠脫硫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央政府投資支持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項目691個。繼續推進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等生態建設,五年累計退耕還林、植樹造林3191萬公頃,退牧還草3460萬公頃。加強土地和水資源保護,五年整理複墾開發補充耕地152.6萬公頃。經過各方面努力,節能減排取得積極進展,2007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27%,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總量近年來首次出現雙下降,比上年分別下降3.14%和4.66%。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重要轉變。

我们实施区域生长总体战略。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五年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投资2800多亿元,基礎設施和生态情况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重点地域和特色优势工业加速生长。制定和实施振兴东北地域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大型粮食基地建设不停增强,国有企业革新改组革新取得突破性进展,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成效显著,资源型都市经济转型试点进展顺利,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制定和实施促进中部地域崛起政策措施,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建设法式加速,重要能源原质料工业、装备制造业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生长。东部地域继续率先生长,经济实力和整体素质显著提升。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加速推进。这些重放肆措,促进了区域经济合理结构和协调生长。

(二)鼎力大举推進革新開放,注重制度建設和創新

全面深化農村革新。以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治理體制革新爲主要內容的農村綜合革新,取得階段性重要结果。放開糧食收購市場,實現了糧食購銷市場化。集體林權制度革新進行了乐成探索。供銷相助社、國有農場等革新進展順利。

堅持完善基本經濟制度。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推進國有資産治理體制革新和國有經濟结构與結構調整,建设和完善國有資産出資人制度。加速國有企業股份制革新,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發展壯大。郵政體制革新順利進行,電力、電信、民航、鐵路等行業革新取得積極進展。2006年,全國國有企業資産總額比2002年增長60.98%,實現利潤增長2.23倍,稅收增長1.05倍。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明顯增強。制定和實施一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營造公正競爭的法制環境和市場環境,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在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增加稅收和活躍市場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鼎力大举推进金融、财税体制革新。针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治理不善、金融风险加剧的状况,我们坚决地推进了革新。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完成股份制革新并乐成上市,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明显提高,银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坚定地进行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革新,解决了这个恒久困扰证券市场生长的制度性问题。重点国有保险企业重组改制上市,促进了保险业迅速生长。利率市场化革新迈出实质性法式。实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革新,汇率弹性逐步增强。外汇治理体制革新全面推进。财税体制革新进一步深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完善。2003年到2007年,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累计4.25万亿元,87%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域。在部门企业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启动和扩大增值税转型革新試點。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建设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人为制度,开端规范了津贴补助制度。投资体制革新和价钱革新取得新进展。

加強市場體系建設。生産要素市場化水平穩步提高。商品流通現代化法式加速。土地和礦産資源市場秩序、産品質量和食品藥品宁静等專項整治取得明顯成效,保護知識産權力度加大,嚴厲打擊了制假售假、非法傳銷、商業欺詐、盜版侵權等違法犯罪活動。

堅持擴大對外開放。我們認真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各項承諾,積極做好過渡期各項事情。深化涉外經濟體制革新,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放開外貿經營權,大幅度降低關稅,取消進口配額、許可證等非關稅措施,金融、商業、電信等服務業開放不斷擴大。進出口商品結構逐步優化。利用外資質量進一步提高。實施“走出去”戰略邁出堅實法式,對外經濟互利相助取得明顯成效。

(三)全面加強社會建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我們堅持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發展和革新,積極解決涉及人民群衆切身利益的問題。

在教育方面。全國財政用于教育支出五年累計2.43萬億元,比前五年增長1.26倍。農村義務教育已全面納入財政保障範圍,對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全部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投止生提供生活補助,使1.5億學生和780萬名家庭經濟困難投止生受益。西部地區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攻堅計劃如期完成。國家部署專項資金支持2.2萬多所農村中小學革新危房、建設7000多所投止制學校,遠程教育已覆蓋36萬所農村中小學,更多的農村學生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越发重視職業教育發展,2007年中、高等職業教育在校生分別達到2000萬人和861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和研究生規模達到1144萬人。高校重點學科建設繼續加強。建设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獎學金助學金制度,中央財政此項支出從2006年20.5億元增加到去年的98億元,高校資助面超過20%,中等職業學校資助面超過90%,資助標准大幅度提高。2007年開始在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實施師範生免費教育試點。我們在實現教育公正上邁出了重大法式。

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鼎力大举培養、積極引進和合理使用各類人才,高層次、高技术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在衛生方面。全國財政用于醫療衛生支出五年累計6294億元,比前五年增長1.27倍。重點加強公共衛生、醫療服務和醫療保障體系建設,覆蓋城鄉、功效比較齊全的疾病預防控制和應急醫療救治體系基本建成。國家規劃免疫預防的疾病由7種擴大到15種,對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等重大傳染病患者實施免費救治。國家部署資金革新和新建1.88萬所鄉鎮衛生院、786所縣醫院、285所縣中醫院和534所縣婦幼保健院,爲1.17萬個鄉鎮衛生院配備了醫療設備,農村醫療衛生條件明顯改善。全國建设了2.4萬多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新型都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取得新進展,低生育水平繼續保持穩定。人民康健水平不斷提高,嬰兒死亡率和孕産婦死亡率明顯下降,2005年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3歲,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是了不起的成就。

在就業方面。堅持實施和完善積極的就業政策,從財稅、金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中央財政部署就業補助資金五年累計666億元。城鄉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統籌做好就業再就業事情,全面加強職業技术培訓,平均每年城鎮新增就業1000多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00萬人。基本解決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完成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並軌。在勞動力總量增加較多、就業壓力很大的情況下,保持了就業形勢的基本穩定。

在社會保障方面。全國財政用于社會保障支出五年累計1.95萬億元,比前五年增長1.41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不斷完善,2007年參保人數突破2億人,比2002年增加5400多萬人;做實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試點擴大到11個省份;從2005年開始連續三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中央財政五年累計補助養老保險專項資金3295億元。2007年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8億人,比2002年增加近1倍;88個都市啓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新型農村相助醫療制度不斷完善,已擴大到全國86%的縣,參合農民達到7.3億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積累4140億元,比2002年增加2898億元。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设。都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斷完善,保障標准和補助水平逐步提高。2007年在全國農村全面建设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451.9萬農村居民納入保障範圍。這是保障城鄉困難群衆基本生活的一項根天性制度建設。社會福利、優撫安置、慈善和殘疾人事業取得新進展。抗災救災事情全面加強,中央財政五年支出551億元,受災群衆生産生活获得妥善部署。

在文化和体育方面。全国财政用于文化体育事业支出五年累计3104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3倍。县乡两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端形成,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圖書館、文化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下层文化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和新闻出书、广播影视、文学艺术进一步繁荣。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掩护获得增强。对外文化交流越发活跃。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速,群众性体育蓬勃生长,体育健儿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结果。

在居民收入和消費方面。努力增加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居民收入。調高最低工資標准;基本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四次提高重點優撫對象的撫恤補助標准,統籌解決退役軍人實際困難。降低居民儲蓄存款利息稅率,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家庭財産普遍增多。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加速,家用汽車大幅度增加,移動電話、計算機、互聯網快速普及,旅遊人數成倍增長。住房條件進一步改善,棚戶區革新取得積極進展。城鄉居民享有的公共服務明顯增多。

在社會治理方面。著力維護人民群衆正当權益,積極化解社會矛盾。制定並實施保障農民工正当權益的政策措施。努力解決土地征收征用、衡宇拆遷、企業改制、環境保護等方面損害群衆利益的問題。信訪事情不斷加強。高度重視宁静生産事情,健全宁静監管體制,落實宁静生産責任制,加強宁静生産法制建設。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越发健全,綜合治理事情進一步加強。依法打擊各類犯罪活動,有效維護了國家宁静和社會穩定。

在經濟快速發展和財力明顯增加的情況下,用很鼎力大举量解決了一些長期遺留的曆史問題。剝離和處置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産,置換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和曆年虧損挂賬,化解國有企業曆史債務,逐步解決國有糧食企業政策性虧損挂賬,還清出口退稅欠款,完善大中型水庫征地補償和移民後期扶持政策等。這些問題的解決對于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年來,我們在民主法制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港澳台事情和外交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進展。

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各級政府自覺接受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監督,主動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意見,通過多種形式征求專家學者和人民群衆的建議,接受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實行重大事項決策公示和聽證制度。加強城鄉基層自治組織建設,基層民主治理制度進一步健全。五年國務院共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39件执法議案,制定、修訂137件行政法規。探索建设公衆有序參與政府立法的機制和制度,有15部执法草案和行政法規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全面清理了現行行政法規和規章。貫徹民族區域自治法,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全面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事務治理走向法制化、規範化。全面落實僑務政策,依法保護外洋僑胞和歸僑僑眷的正当權益。

全面加強軍隊現代化建設。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調整革新軍隊體制編制和政策制度,裁減軍隊員額20萬任務順利完成。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曆史性成就。人民解放軍和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爲維護國家主權、宁静、領土完整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重大貢獻。

堅持“一國兩制”方針,嚴格凭据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辦事。實施內地與香港、澳門更緊密經貿關系部署。香港、澳門保持繁榮穩定。

堅決反對和停止“台獨”破裂活動,捍衛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維護台海宁静。實施一系列有利于人員往來和經濟科技教育文化體育交流的措施,促進了兩岸關系宁静穩定發展。

積極開展對外交往與相助,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進展,堅定地維護和發展了國家利益。我國同主要大國加強了對話,增進了信任,擴大了相助。中美關系穩定發展,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提高到新水平,中歐全面相助日益深化,中日關系获得改善,同周邊國家睦鄰友好關系進一步加強,區域相助取得新结果,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相助開創了新局面。乐成舉辦一系列重大多邊外交活動。妥善應對國際上各種新挑戰,積極負責地參與解決全球性問題,在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上發揮著重要的建設性作用。

五年來,我們始終重視政府自身革新和建設。本屆政府把實行科學民主決策、推進依法行政、加強行政監督作爲政府事情的三項基本准則。制定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和治理創新,強化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認真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推進行政審批制度革新,國務院各部門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692項。推進政務公開,完善新聞發布制度,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全國應急治理體系基本建设。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管事情卓有成效。公務員教育培訓和治理法制化建設進一步加強。堅持不懈地開展反腐敗鬥爭和加強政風建設,治理商業賄賂事情取得良好成效,依法查處違法違規案件和失職渎職行爲,懲處腐敗分子。

過去五年,我們在豐富實踐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主要體會是:

第一,必須堅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只有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破除迷信,敢于沖破不合時宜的觀念束縛,尊重群衆首創精神,大膽探索、實踐和創造,與時俱進,才气使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充滿生機和活力。

第二,必須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戰略思想,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我們要堅持把發展作爲第一要務,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堅持以人爲本,注重統籌兼顧,推動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只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才气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促進社會和諧。

第三,必須堅持革新開放。革新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重大而關鍵的抉擇。我們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體制革新、政治體制革新,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解放和發展生産力,促進社會公正正義,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開放也是革新,開放兼容才气強國。革新開放貫穿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第四,必須堅持搞好宏觀調控。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組成部门。我們要更洪流平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同時,要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堅持主要運用經濟手段、执法手段,發揮各種政策的組合效應;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車;堅持不斷總結經驗,及時調整政策,注重實際效果。只有把市場機制和宏觀調控有機結合起來,才气保證整個經濟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持續康健協調發展。

第五,必須堅持執政爲民。政府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執政爲民是各級政府的高尚使命。我們要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基础利益,作爲政府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越发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別要關心息争決城鄉低收入群衆的生活困難,使全體人民共享革新發展结果。只有堅持一切屬于人民,一切爲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歸功于人民,我們的各項事業才气獲得最廣泛最可靠的群衆基礎和力量源泉。

第六,必須堅持依法行政。遵守憲法和执法是政府一切事情的基础原則。我們要嚴格凭据法定權限和法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加強政府立法,規範行政執法,完善行政監督,建設法治政府,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只有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努力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違法要追究,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才气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爲人民謀利益。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事情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使我們面臨諸多新的挑戰和風險。

——經濟運行中一些突出問題和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近年來牢固資産投資增長過快,貨幣信貸投放過多,國際收支不平衡。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增長方式粗放問題仍然突出。投資與消費關系不協調,投資率持續偏高;一二三産業發展不協調,工業特別是重工業比重偏大,服務業比重偏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農業基礎仍然单薄,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城鄉、區域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尚未扭轉。特別是影響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還相當突出,革新攻堅任務繁重。

——涉及群衆切身利益的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當前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壓力加大,是廣大群衆最爲關注的問題。去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4.8%,主要是食品和居住類價格漲幅較大。物價上漲有多方面的因素:國內農産品價格多年在低位運行,近期的價格上漲有其一定性和一定的合理因素,但對群衆特別是低收入群衆生活影響較大;近年來國際市場初級産品價格大幅上升,也直接影響國內價格上漲。由于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還將存在,今年價格上漲的壓力仍然較大。同時,生産資料價格不斷上升,房地産等資産價格上漲過快,防止通貨膨脹的任務相當艱巨。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衛生、收入分配、住房、産品質量宁静、宁静生産、社會治安等方面,還有不少問題需要認真加以解決。

——國際經濟環境變化不確定因素和潛在風險增加。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當前全球經濟失衡加劇、增速放緩,國際競爭越发猛烈;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影響蔓延,美元持續貶值,國際金融市場風險增大;國際市場糧食價格上漲,石油等初級産品價格高位運行;貿易保護主義加劇,貿易摩擦增多。國際上一些政治因素對世界經濟走勢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這些都可能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倒霉影響。我國正處在革新發展的關鍵時期,必須充实做好應對國際環境變化的各種准備,提高防範風險的能力。

——政府自身建設和治理需要加強。我們深深感应,政府事情與形勢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還有不小差距。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比較单薄;一些部門職責交织、權責脫節,相互推诿,辦事效率低下;一些政府事情人員服務意識不強,素質不高;對權力的監督和約束機制不健全,形式主義、权要主義問題比較突出,弄虛作假、奢侈浪費和腐敗現象比較嚴重。

我們一定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以對國家、對人民高度負責的使命感和緊迫感,越发兢兢業業、紮紮實實地做好政府各項事情。

列位代表!

過去五年的成就和進步,來之不易。這是在革新開放多年來奠基的基礎上取得的,是以胡錦濤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駕馭全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國各族人民奮發進取、配合努力的結果,也是與廣大外洋僑胞、國際友人的支持和幫助分不開的。在戰勝種種嚴重困難和挑戰、完成各項重大任務中,充实表現了中國人民不畏艱險、一往無前的決心、勇氣和意志。我代表國務院,向全國各族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体现誠摯的感謝!向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和台灣同胞,以及廣大僑胞,体现誠摯的感謝!向世界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國際友人對中國式現代化事業的理解和支持,体现誠摯的感謝!

二、2008年主要任務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革新發展任務繁重而艱巨,做好政府事情意義重大。

政府事情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越发重視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越发重視推進革新開放和自主創新,越发重視調整經濟結構和提高發展質量,越发重視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越发重視改善民生和促進社會和諧,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加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國內生産總值增長8%左右;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8%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左右;國際收支狀況有所改善。

這裏要著重說明,提出國內生産總值增長8%左右,主要是綜合考慮了國內和國際多種因素,著眼于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引導各方面把主要精力和事情重點放在轉變發展方式、深化革新、加速社會建設上,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經濟增長速度,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出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8%左右,主要是由于去年價格上漲對今年價格的翹尾影響較大,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較多,控制物價上漲的難度加大;同時,又要考慮到居民、企業和社會各方面蒙受能力,努力制止物價漲幅過大。

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和任務,需要掌握以下原則:堅持穩中求進,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堅持好字優先,加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革新開放,注重推進制度建設和創新;堅持以人爲本,加速以改善民生爲重點的社會建設。今年經濟事情,要把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爲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爲明顯通貨膨脹作爲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鑒于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發展的不確定因素較多,要密切跟蹤分析新情況新問題,審時度勢,從實際出發,及時靈活地接纳相應對策,正確掌握宏觀調控的節奏、重點和力度,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制止出現大的起落。

今年要著重抓好以下九個方面事情:

(一)搞好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和宏觀調控任務的要求,今年要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

繼續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就是要保持財政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充实發揮財政促進結構調整和協調發展的重要作用,增加對单薄環節、改善民生、深化革新等方面的支出;同時,進一步減少財政赤字和長期建設國債。今年,中央財政赤字預算擬部署1800億元,比去年預算赤字減少650億元;擬部署國債投資300億元,比去年減少200億元;增加中央預算內經常性建設投資,中央建設投資總計爲1521億元。繼續調整財政支出和政府投資結構,較大幅度地增加“三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節能減排和廉租住房建設等方面支出。要抓好增收節支,依法加強稅收征管,規範非稅收入治理,控制一般性支出。革新政府投資治理方式,提高投資使用效益。

合理部署財政超收收入。去年全國財政比年度預算超收7239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超收4168億元。超預算收入使用的原則是:集中財力辦關系民生和制度性建設方面的事,調整結構,加強单薄環節。依法增加地方兩稅返還和一般性轉移支付的支出;增加農林水、教育、文化和科技方面支出;增加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司法保障和廉租住房建設支出;增加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支出;解決農村義務教育債務和國有糧食企業財務挂賬等曆史遺留問題支出。同時,削減財政赤字450億元;擬增加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032億元。

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主要是考慮當前牢固資産投資反彈壓力較大,貨幣信貸投放仍然偏多,流動性過剩矛盾尚未緩解,價格上漲壓力明顯,需要加強金融調控,控制貨幣供應量和信貸過快增長。一要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存款准備金率等方式,加大對沖流動性力度;合理發揮利率杠杆調節作用;完善人民幣彙率形成機制,增強彙率彈性。二要著力優化信貸結構,嚴格執行貸款條件,有保有壓。控制中長期貸款增長,特別是對高耗能、高排放企業和産能過剩行業的貸款;創新和改進銀行信貸服務,完善擔保、貼息等制度,加大對“三農”、服務業、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節能環保、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貸款支持。三要深化外彙治理體制革新。完善結售彙制度,加強跨境資本流動監管,穩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拓展外彙儲備使用渠道和方式。同時,接纳綜合措施,努力改善國際收支狀況。

防止價格總水平過快上漲,是今年宏觀調控的重大任務。必須從增加有效供給和抑制不合理需求兩方面接纳有力措施。一要鼎力大举發展生産,特別要加強糧食、食用植物油、肉類等基本生活必须品和其他緊缺商品生産,認真落實支持發展生産的政策措施,搞好産運銷銜接。二要嚴格控制工業用糧和糧食出口。堅決制止玉米深加工能力盲目擴張,違規在建項目必須停建。三要加速健全儲備體系,改進和完善儲備調節和進出口調節方式,適當增加國內緊缺重要消費品進口。四要掌握好政府調價的時機和力度,必須調整的資源性産品價格和公共服務收費也要從嚴控制,防止出現輪番漲價。五要健全大宗農産品、初級産品供求和價格變動的監測預警制度,做好市場供應和價格應急預案。六要加強市場和價格監管,抓好教育收費、醫藥價格、農資價格及涉農收費的監督檢查。依法打擊勾通漲價、囤積居奇、哄擡物價等違法違規行爲。七要及時完善和落實對低收入群衆的補助辦法,特別要增加對生活困難群衆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補貼,確保他們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價上漲而下降。八要停止生産資料尤其是農業生産資料價格過快上漲。九要堅持實行“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物價問題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各級政府一定要把穩定市場物價放在越发重要的位置。現在,國家糧食庫存丰裕,主要工業消費品供大于求,只要切實加強領導,認真落實各項政策措施,上下配合努力,就一定能夠保證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

近期发生的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给群众生活带来很大困难。要继续做好灾后重建事情,把灾害损失淘汰到最低水平。要以电网恢复重建为重点抓紧修复基礎設施,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增强煤电油运协调事情,妥善部署受灾地域群众生活。同时,要从这次特大自然灾害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增强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设,提高抗灾和保障能力;增强应急体系和机制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增强对现代条件下自然灾害特点和纪律的研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二)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今年,要千方百计争取农业有个好收成,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抓好三件事:一是鼎力大举生长粮食生产,保障农产物供应。粮食宁静,关系经济社会生长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丝绝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要切实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扶持力度,实施粮食战略工程,加速建设粮食焦点产区,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供应保障能力。农业生产既要增加总量,又要优化品种结构,促进种种重要农产物稳定增长。认真落实支持生猪、奶业、油料生长的政策措施。积极生长畜牧水工业,扶持和促进规模化康健养殖。推进农业尺度化生产,提高农产物质量宁静水平。二是增强农业基礎設施建设。加速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搞好灌区革新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鼎力大举生长节水浇灌。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搞好中低产田革新,提高耕地质量,建设一批高尺度农田。增强农村饮水、门路、电网、通信、文化等基礎設施建设,鼎力大举生长农村公共交通,改善农村人居情况。今年要再解决3200万农村人口的宁静饮水问题,增加500万农村沼气用户,支持建设一批大中型沼气项目。三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速生长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宁静农业,支持农业工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生长。增强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壮大和提升农村二三工业,生长乡镇企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增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生长劳务经济。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淘汰贫困人口。

主要措施是:一要鼎力大举增加投入。今年財政支農投入的增量要明顯高于上年,國家牢固資産投資用于農村的增量要明顯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村建設的增量要明顯高于上年。調整耕地占用稅使用偏向,革新都市建設維護稅使用辦法,增加農村建設投入。今年中央財政部署“三農”支出5625億元,比上年增加1307億元。二要強化和完善農業支持政策。增加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擴大良種補貼規模和範圍。增加農機具購置補貼種類,提高補貼標准,從今年起農機具購置補貼覆蓋到所有農業縣。根據情況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三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特別是加強基本農田保護。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從嚴審查調整各類規劃的用地規模和標准,嚴格執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依法嚴格治理農村集體和個人建設用地,堅決制止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和林地行爲。四要完善農業科技推廣和服務體系。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和结果轉化,強化以公益性爲主的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加速推進農業機械化。加強良種、信息、農産品質量宁静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搞好動物疫病和植物病蟲害防控。擴大測土配方施肥規模。五要全面推進農村革新。加速農村綜合革新法式。接纳多種有效措施,積極穩妥地化解鄉村債務。中央和地方將增加財政投入,用三年左右時間基本化解農村義務教育曆史債務。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系,凭据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鼎力大举發展農民專業相助組織。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革新。

(三)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

堅持擴大內需方針,調整投資和消費關系,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關鍵是合理控制牢固資産投資規模,著力優化投資結構。堅持嚴把土地、信貸閘門和市場准入標准,特別要加強和規範新開工項目治理,嚴格執行項目新開工條件。堅決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産能過剩行業盲目投資和重複建設,提高限制發展行業的准入標准和項目資本金比例。違法違規建設項目要堅決停建。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单薄環節、重點領域和中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從嚴控制新增建設用地特別是工業用地,今年土地利用計劃總規模控制在去年水平。要適應新形勢、新情況,加強和改進對全社會各類投資活動的引導、調控和監管。

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生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认真落实国家中恒久科学和技术發展規劃纲要,全面启动和组织实施大型飞机、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等国家重大专项。实施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科技支撑计划。着力突破新能源汽车、高速轨道交通、工农业节水等一批重大要害技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面向企业的创新支撑平台和企业技术中心,增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深化科技治理体制革新,统筹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今年中央财政将部署科技支出1134亿元,比上年增加134亿元。完善和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充实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勉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进产学研结合,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大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产物的支持力度。扩大创业风险投资试点规模。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增强国际科技相助。

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门路,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著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鼎力大举振興裝備制造業,革新和提升傳統産業,加速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繼續實施新型顯示器、寬帶通信與網絡、生物醫藥等一批重大高技術産業化專項。充实發揮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集聚、引領和輻射作用。圍繞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裝備、高檔數控機床和基礎制造裝備等關鍵領域,推進重大裝備、關鍵零部件及元器件自主研發和國産化。加強地質事情,提高資源勘查開發水平。積極發展現代能源原质料産業和綜合運輸體系。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開工建設一批重點工程,支持重點地區優先開發。繼續搞晴天然林保護、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落實退耕還林後續政策。組織實施東北地區振興規劃,支持先進裝備制造業、現代農業發展和資源枯竭型地區經濟轉型。編制和實施促進中部崛起規劃,落實並完善相關政策。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著力提升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發展的扶持力度。制定並實施主體功效區規劃和政策。

(四)加大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力度,做好産品質量宁静事情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的關鍵一年,務必增強緊迫感,加大攻堅力度,力求取得更大成效。一是落實電力、鋼鐵、水泥、煤炭、造紙等行業淘汰落後生産能力計劃。建设淘汰落後産能退出機制,完善和落實關閉企業的配套政策措施。同時,凭据規劃加強這些行業先進生産能力的建設。二是抓好重點企業節能和重點工程建設。加速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進度。提高城鎮汙水處理能力,力爭用兩年時間在36個多数会率先實現汙水的全部收集和處理。適當提高排汙費、汙水處理費和垃圾處理費標准。完善和嚴格執行建築標准,鼎力大举推進牆體质料革新和建築節能。穩步推進城鎮供熱體制和市政公用事業革新。三是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資源和治理汙染的先進適用技術,實施節能減排重大技術和示範工程。鼎力大举發展節能服務産業和環保産業。開發風能、太陽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四是做好“三河三湖”、南水北調水源及沿線、三峽庫區和松花江等重點流域汙染防治事情,實施渤海環境保護總體規劃。提高重點流域水汙染物的國家排放標准。五是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推進農村生活汙染治理,嚴格控制農村地區工業汙染,加強畜禽、水産養殖汙染治理,控制農業面源汙染。六是鼓勵和支持發展循環經濟,促進再生資源接纳利用。全面推行清潔生産。七是加強土地、水、草原、森林、礦産等資源的保護和節約集約利用,嚴厲查處亂采濫挖礦産資源等違法違規行爲。搞好海洋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發展海洋經濟。加強氣象、地震、測繪基礎研究和能力建設。八是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九是完善能源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獎懲機制。執行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制度,健全審計、監察體系,加大執法力度,強化節能減排事情責任制。十是增強全社會生態文明觀念,動員全體人民越发積極投身于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要一代一代人持之以恒地進行下去,讓我們的祖國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

加強産品質量宁静事情。一是加速産品質量宁静標准制定和修訂。今年要完成7700多項食品、藥品和其他消費品宁静國家標准的制定修訂事情,健全食品、藥品和其他消費品宁静標准體系;食品、消費品宁静性能要求及其檢測要领標准,都要接纳國際標准。出口産品除切合國際標准外,還要切合進口國標准和技術法規的要求。二是完善産品質量宁静法制保障。加速制定修訂涉及産品質量宁静的法規,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緊密銜接的機制,加大對違法違規企業的懲處力度。三是健全産品質量宁静監管體系。嚴格執行生産許可、強制認證、注冊備案制度,嚴把市場准入關。提高涉及人身康健和宁静産品的生産許可條件和市場准入門檻。加強食品、藥品等重點監管事情,嚴把進出口商品質量關。認真落實産品質量宁静責任制。我們一定要讓人民群衆吃得放心、用得放心,讓出口産品享有良好信譽。

(五)深化經濟體制革新,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今年是革新開放30周年,革新開放使中國發生了曆史性的巨大變化。我國仍處于並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産力,進一步促進社會公正正義,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國家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必須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革新開放。今年著重抓好以下方面:

推進國有企業革新,完善所有制結構。繼續推動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深化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革新。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做好政策性關閉破産和主輔分離、輔業改制事情。擴大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試點。深化壟斷行業革新,引入競爭機制,加強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嚴格規範國有企業改制和國有産權轉讓,防止國有資産流失,保障職工正当權益。推進集體企業革新,發展多種形式的集體經濟、相助經濟。認真落實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各項政策,尤其要解決市場准入和融資支持等方面的問題。

深化财税体制革新,加速公共财政体系建设。革新预算制度,强化预算治理和监视。完善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积极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革新。全面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革新资源税费制度,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情况赔偿机制。继续推进增值税转型革新試點,研究制定在全国规模内实施方案。

加速金融體制革新,加強金融監管。繼續深化銀行業革新,重點推進中國農業銀行股份制革新和國家開發銀行革新。建设存款保險制度。加速農村金融革新,強化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爲“三農”服務的功效,繼續深化農村信用社革新,積極推進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優化資本市場結構,促進股票市場穩定康健發展,著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維護公開公正公正的市場秩序,建设創業板市場,加速發展債券市場,穩步發展期貨市場。深化保險業革新,積極擴大農業保險範圍,做好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事情。依法嚴厲查處各種金融違法違規行爲。切實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和宁静。

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在保持出口平穩增長的同時,加速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優化出口結構,鼓勵自主知識産權和自主品牌産品出口,提横跨口産品質量、檔次及附加值。擴大服務出口,發展服務外包。積極擴大進口,重點增加先進技術裝備、重要原质料和關鍵零部件及元器件進口。優化利用外資産業結構和地區结构,穩步推進服務業對外開放。限制和禁止高耗能、高排放和部门資源性外資項目,切實糾正招商引資中違法違規的做法。創新對外投資和相助方式,完善和落實支持企業“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加強多雙邊和區域經濟相助。繼續推進自由貿易區談判,認真實施已簽署的協定。維護公正的國際貿易秩序。

在推進革新開放中,要加速現代市場體系建設,鼎力大举發展現代流通,深入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推進社會信用制度建設。

(六) 越发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一是在全國城鄉普遍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繼續增加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提高保障水平。適當提高農村家庭經濟困難投止生生活費補助標准。認真落實保障經濟困難家庭、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措施。在試點基礎上,從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都市義務教育學雜費,這是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正的又一重大舉措。二是鼎力大举發展職業教育。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深化職業教育治理、辦學、投入等體制革新,培養高素質技术型人才。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推進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普通高校招生增量繼續向中西部地區傾斜。辦好各級各類教育,必須抓好三項事情:一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教育革新創新。深化教學內容和方式、考試和招生制度、質量評價制度等革新。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二要加強教師隊伍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完善和落實教師工資、津貼補貼制度。三要加大教育事業投入。今年中央財政用于教育的投入,將由去年的1076億元增加到1562億元;地方財政也都要增加投入。進一步規範教育收費。鼓勵和規範民辦教育發展。沒有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便沒有國家現代化的未來。要讓孩子們上好學,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質。

推进卫生事业革新和生长。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加速建设笼罩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笼罩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要扩大到全国50%以上的都市;在全国农村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相助医疗制度,用两年时间将筹资尺度由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100元,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尺度由40元提高到80元。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二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抓好重大疾病防治,落实扩大国家熏染病免疫计划规模的政策措施,加大对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疾病患者免费治疗力度。增强地方病、职业病、精神病防治。做好妇幼保健事情。在中西部地域农村实施住院临盆补助政策。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三是推进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健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都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全科医护人员和乡村医生培养力度,勉励高素质人才到下层服务。开展公立医院革新試點。制定和实施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生长的措施。四是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和用药宁静,控制药品价钱上涨。今年中央财政将部署832亿元,比上年增加167亿元,支持卫生事业革新和生长,重点向农村和下层倾斜。

去年以來,國務院組織力量研究深化醫藥衛生體制革新問題,已經制定一個开端方案,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革新的基本目標是: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建设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爲群衆提供宁静、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我們要堅定地推進這項革新,讓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提高全民康健水平。

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情。穩定現行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提横跨生人口素質,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全面實施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擴大實施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範圍,提高獎勵扶助標准。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治理。

重視發展老齡事業,切實保障婦女和未成年人權益,關心和支持殘疾人事業。

努力擴大就業。認真貫徹實施就業促進法和勞動条约法。堅持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方針,加強就業和創業培訓,鼓勵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支持創辦小型企業。加速建設城鄉統一規範的人力資源市場,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促進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深化退役軍人安置制度革新。完善就業援助制度,落實促進殘疾人就業政策,建设幫助零就業家庭解決就業困難的長效機制。督促各類企業同勞動者依法簽訂並履行勞動条约。加強勞動爭議處理和勞動保障監察,嚴厲打擊各種非法用工行爲。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解決就業問題,是一項極爲艱巨的任務。我們要用百倍的努力,把這項關系民生之本的大事做好。

增加城鄉居民收入。關鍵要調整國民收入分配花样,深化收入分配制度革新,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一是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確保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適當提高扶貧標准。二是提高企業職工工資水平,建设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推動企業建设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完善工資指導線制度,健全並落實最低工資制度。革新國有企業工資總額治理辦法,加強對壟斷行業企業工資監管。三是從今年1月1日起,再連續三年進一步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四是深化公務員工資制度革新,繼續做好規範公務員津貼補貼事情。加速推進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革新。五是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同時要進一步完善消費政策,拓寬服務消費領域,穩定居民消費預期,擴大即期消費。只有把經濟發展结果合理分配到群衆手中,才气获得廣大群衆的擁護,才气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堅持實行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一要做好社會保險擴面和基金征繳事情。重點擴大農民工、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就業人員、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努力解決關閉破産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問題。二要推進社會保險制度革新。完善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擴大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試點,加速省級統籌法式,制定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關系轉續辦法。規範發展企業年金制度。探索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革新。抓緊制定適合農民工特點的養老保險辦法。鼓勵各地開展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加速完善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三要接纳多種方式充實社會保障基金,強化基金監管,確保基金宁静,實現保值增值。四要健全社會救助體系。重點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與經濟增長和物價水平相適應的救助標准調整機制。健全臨時救助制度。同時,積極發展社會福利事業。鼓勵和支持慈善事業發展。做好優撫安置事情。加強防災減災救災事情。爲加速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今年中央財政將部署2762億元,比上年增加458億元。建设和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讓人民生活無後顧之憂,直接關系經濟社會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重大任務。

抓緊建设住房保障體系。總的指導原則是:(1)堅持從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出發,建设科學、合理的住房建設和消費模式。鼎力大举發展省地節能環保型住宅,增加中小套型住房供給,引導居民適度消費。(2)堅持正確發揮政府和市場的作用,政府主要制定住房規劃和政策,搞好土地合理供應、集約利用和治理,重點發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主要通過市場調節解決。(3)堅持加強對房地産市場的調控和監管,規範和維護市場秩序,促進房地産業持續穩定康健發展。今年要接纳四項措施:一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速廉租住房建設,增加房源供給,加強經濟適用住房的建設和治理,積極解決都市低收入群衆住房困難。今年中央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設的資金68億元,比去年增加17億元;地方各級政府都要增加這方面投入。同時,要積極改善農民工居住條件。二要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應,建设多渠道投融資機制,通過多種途徑幫助中等收入家庭解決住房問題。合理調整都市土地供給結構,增加中小套型住房用地。三要綜合運用稅收、信貸、土地等手段,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增加住房有效供給,抑制不合理需求,防止房價過快上漲。四要加強市場監管,嚴格房地産企業市場准入和退出條件。依法查處閑置囤積土地、房源和炒地炒房行爲。同時,要加強農村住房建設規劃和治理,切實解決農村困難群衆住房宁静問題。我們要堅定不移地推進住房革新和建設,讓人民群衆安居樂業。

(七)深化文化體制革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文化體制革新政策措施,推動文化創新,加強文化建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繁榮文化市場,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多樣的文化需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结果教育人民,在全社會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配合理想,鼎力大举弘揚以愛國主義爲焦点的民族精神和以革新創新爲焦点的時代精神,深入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推進和諧文化建設,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培育文明社會風尚。特別要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深入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堅持爲人民服務、爲社會主義服務的偏向,全面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新聞出书、廣播影視、文學藝術。鼓勵創作優秀精神文化産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速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公益性文化事業建設,特別是加強社區和鄉村文化設施建設。加速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推進全國文化信息共享、廣播電視村村通、農家書屋和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具有公益性質的博物館、紀念館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今明兩年實現全部向社會免費開放。完善文化産業政策,加速文化産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産業群建設。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治理。規範文化市場,堅持開展“掃黃打非”。加強民族文化遺産保護。擴大對外文化交流。加強城鄉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不斷提高競技體育水平。

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即将在北京举办。这是全体中华子女的配合期盼,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生长、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与相助,具有重要意义。要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和组织事情,增强國際相助,缔造良好情况,确保乐成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体育盛会。

(八)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促進社會公正正義

深化政治體制革新,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擴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治理、民主監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發展基層民主,完善基層群衆自治制度,擴大基層群衆自治範圍,推動城鄉社區建設,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廠務公開。發揮社會組織在擴大群衆參與、反映群衆訴求方面的積極作用,增強社會自治功效。

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強政府立法,提高立法質量。今年要重點加強改善民生、推進社會建設、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立法。政府立法事情要廣泛聽取意見。制定與群衆利益密切相關的行政法規、規章,原則上都要宣布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合理界定和調整行政執法權限,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健全市縣政府依法行政制度。加強對行政收費的規範治理,革新和完善司法、執法財政保障機制。加強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的備案審查事情。健全行政複議體制,完善行政補償和行政賠償制度。做好执法服務和执法援助事情。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在全社會形成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完善社會治理。加強社會組織建設,健全基層社會治理體制。做好信訪事情,完善信訪制度。健全社會矛盾調解機制,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維護群衆正当權益。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革新和加強城鄉社區警務事情。加強流動人口服務和治理。集中整治突出的治安問題和治安混亂地區,依法防範和打擊違法犯罪活動,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宁静,確保社會大局穩定。加強國家宁静事情。

強化宁静生産事情。加大源頭治理力度,停止重特大宁静事故發生。鞏固和發展煤礦瓦斯治理和整頓關閉兩個攻堅戰结果,繼續開展重點行業領域宁静專項整治。加強對各類宁静事故隱患排查和整治事情,健全重大隱患治理、重大危險源監控制度,完善預報、預警、預防和應抢救援體系。依法加強監管,嚴肅查處宁静生産事故。

(九)加速行政治理體制革新,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行政治理體制革新是深化革新的重要環節,是政治體制革新的重要內容,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定要求。革新總的原則和要求是:堅持以人爲本、執政爲民,堅持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堅持科學民主決策、依法行政、加強行政監督,堅持治理創新和制度創新,堅持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要著力轉變職能、理順關系、優化結構、提高效能,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治理體制。

第一,加速轉變政府職能。這是深化行政治理體制革新的焦点。健全政府職責體系,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在加強和改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的同時,越发注重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正和社會秩序,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重視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和其他社會組織的作用。

第二,深化政府機構革新。這次國務院機構革新方案,主要圍繞轉變職能,合理配置宏觀調控部門職能,調整和完善行業治理機構,加強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部門,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針對職責交织、權責脫節問題,明確界定部門分工和權限,理順部門職責關系,健全部門間的協調配合機制。國務院機構革新方案將提交本次大會審議。

第三,完善行政監督制度。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加強行政權力監督,規範行政許可行爲。強化政府層級監督,充实發揮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的作用。自覺接受社會各個方面的監督。推行行政問責制度和政府績效治理制度。切實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嚴肅法紀政紀,堅決改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現象。鼎力大举推行政務公開,健全政府信息發布制度,完善各類公開辦事制度,提高政府事情透明度,創造條件讓人民更有效地監督政府。

第四,加強廉政建設。要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在越发突出的位置,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紮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特別要解決權力過分集中和缺乏制約的問題。從基础上加強制度建設,規範財政轉移支付、土地和礦産資源開發、政府采購、國有資産轉讓等公共資源治理。加大專項治理力度,重點解決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宁静、宁静生産、土地征收征用和衡宇拆遷等方面群衆反映強烈的問題,堅決糾正損害群衆利益的不正之風。鼎力大举提倡艱苦奮鬥,堅決制止奢侈浪費。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紀案件,深入開展治理商業賄賂,依法嚴懲腐敗分子,決不迁就。

列位代表!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必須堅持各民族配合團結奮鬥、配合繁榮發展。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相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事情基本方針,落實宗教事務條例,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衆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做好新時期僑務事情,進一步發揮外洋僑胞和歸僑僑眷在祖國現代化建設與宁静統一大業中的作用。

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任務,必須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在推進現代化事業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要堅持以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爲指導,認真落實胡錦濤同志關于新形勢下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把科學發展觀作爲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著眼全面履行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曆史使命,提高軍隊應對多種宁静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宁静和領土完整,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加強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建設,提高執勤、處置突發事件、反恐維穩能力。加強國防教育,增強全民國防觀念。完善國防動員體系。鞏固軍政軍民團結。

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凭据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辦事;全力支持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進一步加強內地與兩個特別行政區在經貿、環保、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領域的交流相助。我們堅信,香港、澳門同胞一定能夠把香港、澳門治理和建設得更好。

堅持“宁静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和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系、促進祖國宁静統一的各項政策,牢牢掌握兩岸關系宁静發展的主題,鼓勵兩岸同胞加強交往、增進共識,積極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推動直接“三通”。實施和充實惠及廣大台灣同胞的政策措施,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經濟發展。爭取在一個中國的原則基礎上盡快恢複兩岸協商談判,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重大問題。堅決反對“台獨”破裂活動,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台灣從祖國支解出去。任何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必須由包罗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配合決定。“台獨”破裂勢力企圖改變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現狀,破壞台海宁静,是注定要失敗的。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複興的曆史一定。海內外中華兒女配合奮鬥,一定能夠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在新的一年,我們要高舉宁静、發展、相助旗幟,堅持獨立自主的宁静外交政策,堅持宁静發展门路,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推動建設持久宁静、配合繁榮的和諧世界。要努力發展同發達國家的關系,全面深化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鼎力大举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相助,積極開展多邊外交,推動重大熱點問題和全球性問題的妥善解決,維護我國公民和法人在外洋的正当權益。中國政府和人民願同各國人民一道,配合分享發展機遇,配合應對風險挑戰,配合推進人類宁静與發展的高尚事業。

列位代表!

回顧五年成就,令人鼓舞;展望未來發展,催人奮進。偉大的祖國已邁上新的曆史征程,前景無限美好。讓我們在以胡錦濤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革新創新,紮實事情,爲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努力奮鬥!

新一屆國家機構領導人名單

國家主席、副主席

主 席: 胡锦涛

副主席: 习近平

全國人大常委會

委员长: 吴邦国

副委员长: 王兆国、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韩启德、华建敏、陈至立、周铁农、李开国、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蒋树声、陈昌智、严隽琪、桑国卫

秘書長: 李开国(兼)

中央軍事委員會

主席: 胡锦涛

國務院

总理: 溫家寶

副总理: 李克强、回良玉、张德江、王岐山

秘書長: 马 凯(兼)

最高人民法院

院长: 王胜俊

最高人民檢察院

检察长: 曹建明

全國政協領導人名單

主席:賈慶林

副主席:王刚 廖晖 杜青林 阿沛·阿旺晋美(藏族) 帕巴拉·格列朗杰(藏族) 马万祺 白立忱(回族) 陈奎元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维吾尔族) 李兆焯(壮族) 黄孟复 董建华 张梅颖(女) 张榕明(女) 钱运录 孙家正 李金华 郑万通 邓朴方 万钢 林文漪(女) 厉无畏 罗富和 陈宗兴 王志珍(女)

秘書長:錢運錄(兼)

首頁

  • 智慧校園系统
  • 綜合教務治理系統
  • 云教學治理平台
  • 學校網絡教學平台
  • 乐成規劃系統
  • 資産治理系統
  • 校園繳費平台
  • 郵箱系統
  • 教務處
  • 招生辦
  • 組織部
  • 人事處
  • 學工處
  • 校團委
  • 科研處
  • 發展規劃与学科建设…
  • 教學質量治理處
  • 國際相助与交流处
  • 素質教育研究院
  • 教師發展中心
  • 就業信息網
  • 校友之家
  • 智能化辦公室
  • 後勤服務中心
  • 人工智能學院
  • 智能制作學院
  • 生命科學學院
  • 康健與護理學院
  • 商學院
  • 文法學院
  • 創意設計學院
  • 影視傳媒學院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國際教育學院
  • 通適素質教育學院
  • 創新創業學院
  • 廣信科教集團
  • 綠林山風景區
  • 華龍生物制藥公司
  • 廣信生態農業發展公司
  • 武漢軟網科技公司
  • 廣信國際大酒店
  • 教育部
  • 科技部
  • 省教育廳
  • 湖北招生信息網
  • 湖北教育信息網
  • 湖北省科學技術廳
  • 湖北省人社廳
  • 湖北省结业生就業網
  • 武漢市人社局
  • 中國大學生在線

友情鏈接

常用鏈接 部門鏈接 學院鏈接 集團鏈接 校外鏈接

聯系方式

招生咨詢電話:027-81652037、81652828、81652829

地址:湖北省武汉江夏大道16号 邮编:430223

電話:027-81652000

傳真:027-81652011

聯系我們 網上信訪

CopyRight ? PP电子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PP电子学院网络中心    鄂ICP备11008201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