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學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在師資隊伍建设、科學研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瞄准地方经济建设和生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1、創新與實踐特色。文法學院以“一创、四考”为奇特教育模式,已助力师生出书82部文学著作和教辅书籍,并乐成创作了12部影视作品,其中《我们的青春不怕疼》参展第70届戛纳影戏节,微影戏《大山坳的篮球梦》获中宣部、中央网信办优秀作品,网络影戏《措手不及》连续热映。在此培养模式下,我院学生就业率高达96%,22%的学生乐成考取研究生,16%的学生通过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通过率到达34%,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通过率高达72.75%。
2、師資隊伍结构合理。現有專任教師146人,其中高職稱占比53%,博士占比26%,雙師雙能型教師占比52%。此外,學院持續聘任國內知名高校的專家學者、資深編輯、知名記者、法官、檢察官、律師爲本科生授課。
3、産教融合事情不斷推進。爲了讓學生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學院積極與各大企業相助,與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武漢市洪山區人民法院、江夏區人民法院、東湖高新區人民法院、長江日報報業集團、武漢人民在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市華師一附中光谷學校等企事業單位相助建设37個實習實踐教學基地。
4、人才培養碩果累累。學生獲省級及以上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立項18項,獲國家專利14項,獲湖北省大學生“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3項銀獎、5項銅獎。在全國師範生微課大賽、湖北省新青年小說創作大賽、中華全國日語演講大賽、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中獲獎1250余項,普法社會實踐活動連續5年獲團中央三下鄉“千校千項”優秀項目。
5、國際相助不停增强。学院鼎力大举推进人才培养和科學研究国际化,至今已与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20余所高校签订了教育和科研相助协议。每年,我们都市选派20余名学生赴外洋学习、实习或交流,同时邀请近10位外洋知名学者来我院讲学,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院的国际化水平。
漢語言文學(本科)
1.“三師”協同:構建了專業導師、企業導師與創業導師協同育人機制。
2.“任务驱动”式教学:依托“创作事情室”“创意事情室”“创业事情室” 和“湖北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基地”,实现学生的作业从“作业→作品→产物→商品”的升级转换,培养学生文学创新素质。
3.近年來,學生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獎項近100項;出书文學專著、教輔類作品82部;創作院線、網絡大電影及微電影劇本12部,其中上映3部院線電影。
法學(本科)
1.法考、研考及公考“三考”特色鮮明。近年來,學生执法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均達34%、公務員考試通過率均達20%、考研通過率均達15%,“三考”通過率均超過全國同類院校平均水平。
2.實踐教學成效顯著。省級一流社會實踐課程《紅色之旅普法宣傳社會實踐》,普法實踐活動連續獲多年得湖北省大學生挑戰杯獎項、團中央三下鄉“千校千項”項目認定,知行普法服務隊多年爲省級優秀團隊。
3.實習基地優質。專業與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法院、武漢市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武漢市洪山區人民法院、湖北今天律師事務所等建设穩定的實習基地。
英語(本科)
1.堅持“以訓助學”,通過實習實訓,幫助學生全面提升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近年來,學生專業四級通過級率72.75%,專業八級通過級率達50%,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2.堅持“以賽促學”,將賽事植入學生第二課堂,鼓勵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外研社·國才杯”“理解當代中國”全國大學生外語能力大賽湖北省翻譯比賽、微課教學等專業技术大賽。學生在以上賽事中所獲獎項質量和數量,在全省同類高校名列前茅。
3.堅持“厚基礎、多偏向、高素質、高規格”人才培養,使學生具有厚實的語言基礎、複合的知識架構和廣闊的學識視野,在教育、商務、翻譯多個偏向上,培養學生創新素質。